欢迎来到韬克商用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观察 > 观澜 >
Top6汽车旧闻继续影响明年车市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 阅读:29 日期:2013-12-31

电视里面在播放各种颁奖典礼,回头看看2013年这一年都谈了哪些内容,这一年真的有这太多的改变,逝去不见的就不谈了,窝心闹心的也不谈了,谈谈可能“承2013年”“启2014年”的几件事,新年需求一个六六顺,笔者谈谈六件事。

第一、“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标准”会改变中国车市结构。

中国未来车市怎么样?很多东西或许没有办法预测,但是对于中国车市结构来讲,有些东西确实非常明确的,《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提到了“实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逐步降低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实现2015年和2020年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100公里和5.0升/100公里的目标。”

这个目标怎么去实现?是不是要把B级车以上传统车辆都停产了?因为这些车型很难达到目标,这样的话中国车市是不是到了死胡同,事实上,这是政府对于汽车制造商的一个倒逼,让汽车产品逼入一个确定的轨道上。

今年国家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提出能够达到50公里及以上纯电动续驶里程可以“一抵五”,综合燃油工况百公里油耗2.8升的车辆可以“一抵三”,这些情况意味着目前我们谈到的一些因为性价比无法进入市场的技术,因为门槛问题在未来都会搭载,特别是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纯电动汽车技术在未来不得不应用,车市的结构因此而改变。

第二、“特斯拉神话”渲染新能源正能量。

特斯拉汽车真的很火,这种火爆现象最深刻的东西是什么?Volt和Leaf在北美销量也非常可观,为什么关注度这么高?笔者愿意谈新能源汽车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它火,而是因为前几个月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的阴郁氛围,被“盈利”的特斯拉Model S一扫而光,这是正能量,2014年,希望更多的“特斯拉汽车”,比亚迪、上海牌、“新萨博”等都能给予新能源汽车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第三、“汽车三包落地”需要更加接地气、正风气。

十多年,汽车三包终于实施了,但是消费者不在乎这个了,广州车展“展台维权”后,汽车制造商希望消费者主动通过三包来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汽车三包”不仅仅是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的规则,同时也是保护汽车制造商的尚方宝剑了。

事实上,任何一则事情就像游戏,如果想要让游戏继续下去,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让规则让各方满意、并且遵照规则行事,否则这把双刃剑会损害双方。汽车三包需要汽车制造商、汽车经销商给予更多的诚意,让消费者权益的保证之后,更多地还是让市场更加有序,更加有益于“蛋糕”的进一步最大。也让我们期待2014年汽车三包更加接地气、正风气。

第四、“汽车电商”能给予行业带来更大的变革。

今年的汽车电商在“双十一”期间数额很大,但是让人看不出太多新意,看不到太多的核心竞争力。事实上,汽车电商作为一种新形势下的产物,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利好,无论是性价比,还是便捷的产品获取渠道,甚至去打破汽车销售间的区域不平衡,面对这些“大蛋糕”,汽车制造商、汽车经销商、汽车媒体、电商平台都在去积极争取,谁能整合这些资源,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变革,才是真正的赢家。

第五、“股比变化”莫沦陷了最后的底牌。

“股比红线”是中国汽车底线吗?这个底线最近被挑战了,应该不应该变更? 10月17日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陈林在武汉第四届全球汽车论坛上表示:“随着越来越多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合资公司)股比开放的问题也会提上议事日程。”

也许我们不应该太过于保守,但是有一点,可以用什么去交换我们的“最后底牌”?这是问题的重点,之前,谈到中国汽车发展的模式,总是离不开“市场换技术”这个话题,事实上,这个话题并没有过时,而是需要更改。此前技术方面中方并没有占到便宜,现在既然谈到这个情况,势必还要注重谈到技术,能否使用相应的股比换取相应的技术?

第六、“新能源汽车推广”能够带来有利于私人市场真正兴旺。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笔者的态度就是“不以市场为准则、不以私人市场为目的的产品推广都是耍流氓。”这些都是嬉笑之语,不过我们希望未来的推广真的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着眼、着足,少走弯路。

私人新能源汽车怎么走?这些从政府推广的引导、汽车制造商产品战略的发布以及实际市场推广的过程中,都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从地方政府用来申请国家补贴的“应用推广方案”来讲,我们更应该展示的是从政府的角度去协调可以利用的资源,引导整个行业走向私人市场,这些方法是发展的基础,否则政府职能引导偏了,会让相应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发展思路出现错乱,也可能走到一个相对偏移的道路上。

还有更多的窝心事,过年了,就不谈这些窝心事了,希望相应的推行者能够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