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一:汽车政策微调为主?
一直以来,中国的汽车市场都是不折不扣的“政策市”。这也使汽车行业对于政策的关注程度相当高。虽然不少业内人士都期待国家能够出台更多的利好政策,从而拉动汽车销量的增长,但是在交通拥堵、能源紧缺以及环保污染等压力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这样的期待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
虽然国家不可能针对汽车行业再度出台整体性的刺激政策,但我国经济增长寻求转型的大背景下,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大,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打压汽车行业的总体政策也难出台。因此,相关人士分析,中央对汽车行业未来几年的总体政策很可能是“中长期不再鼓励”,但从短期来看,则将会“稳”字当头。“预计2014年国家制定汽车行业政策的出发点将是‘稳增长’,所以将会以微调为主。”一位行业专家认为。
畅想二:限牌限行范围扩大?
2013 年 12 月 16 日,天津宣布实施小客车限牌、限行以缓解城市拥堵及控制排放。至此我国已有上海、广州、北京、贵阳、天津共 5 个城市限牌。
按照相关部门的说法,限牌限行是城市道路基础建设远跟不上汽车需求高速增长导致的政策。在道路基础设施缺乏合理规划建设的情况下,部分城市由于急迫缓解交通环境压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相继出台对于汽车的限购政策,虽然限购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政策着眼点在于控制汽车新增通性需求的快速增长。
目前,北京汽车保有量超过 530 万辆、上海则超过 262 万辆,广州也已突破 250 万辆。目前全国有29 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北京、天津、成都、深圳、上海、广州、苏州、杭州 8 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 200 万辆。这些城市面临治堵和治污的双重压力。
在汽车成熟市场,政府抑制汽车购买需求政策各不相同,有征收交通拥堵费的,如伦敦及新加坡;有大幅提高燃油税的;有收取高额停车费用的。而我国采取的措施是限牌、限行。因此,不少人都认为,汽车保有量较大城市或早或晚都将实施限牌政策。
2013 年 7 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曾提出,天津、深圳、杭州、石家庄、重庆、青岛、武汉等 8 个城市均存在实施限购的可能。目前这 7 个城市里天津已宣布实施,不排除在 2014 年有其它城市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压力下宣布限牌限行。而更多城市实施限购,不仅会扰动当地汽车消费正常增长,同时限牌政策还将促使汽车消费走向高端化,使还处在市场中低端的自主品牌遭受很大发展压力。
畅想三:《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有望修订?
2005 年《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实施。该办法核心内容是通过厂家授权,将汽车经销商置于汽车生产企业的严格管控之下。整车厂对于经销商开设新店、店面布置、配件供应等环节有绝对控制权利,一旦不符合厂家规定,厂家有权收回授权。
近年来,广大经销商对该办法赋予汽车生产企业过大权利有所不满,八年来该办法有望修订的消息不绝于耳。而这项工作也有望在2014年实现破冰。据相关人士透露,修订后的《办法》将更多考虑经销商利益,平衡厂家与渠道的关系。
除了会禁止厂家的强行压库及搭售行为,《办法》将规定供应商不能无故取消经销商的授权,否则就要回购经销商的库存以及经销商过去应为建这个品牌所投入的基本维修设施等相关投入。而汽车供应商的某一个车型停产,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还要保持 10 年以上的配件销售服务。
此外,新《办法》还将建立一个监督机制,通过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系列经营
合同范本,并作为厂商、总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的授权合同范本。一些不合理的霸王条款将得到废除。
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办法》修订有望增强经销商话语权,优化厂家与渠道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有益于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