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韬克商用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品鉴赏 > 客车 >
1696.8万,再创新高!从宇通重奖科技创新看中国制造进阶密码

来源:宇通    作者: 阅读:4125 日期:2025-07-11

7月10日,宇通集团隆重召开一年一度的科学技术进步奖暨产品线奖励表彰大会,以1696.8万元重金奖励2024年度科技进步项目,奖励金额较上年度增长36%,项目数量多达42项,激励力度、规模之大再创新高。

宇通集团董事长汤玉祥、宇通集团副董事长李盼盼、宇通集团副董事长晁莉红、宇通客车副总经理王文韬、宇通客车总工程师董晓坤、宇通客车高端及海外生产总监邸贝、宇通重工总经理陈红伟出席大会。

作为客车行业龙头,宇通已连续多年以真金白银为科技创新赋能。这条不断攀升的奖励曲线,不仅勾勒出企业自身的成长轨迹,更成为解码中国制造业从“技术追随”向“价值定义”跃迁的战略图谱。

奖励曲线背后的行业技术跃迁

从新能源混动技术到纯电动技术,从专业校车研发到高端公商务车制造,从电控、电池等新能源“三电”技术突破到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应用……宇通科技奖励的演进史,正是中国商用车产业技术代际更迭的生动缩影,其奖励方向始终紧扣国家政策导向与行业前沿趋势。

2011-2013年,在国家“十城千辆”工程驱动下,行业进入新能源客车发展探索期。这一阶段,宇通重点推进“高节油率深度混合动力公交车”“11米-12米气电插电式平台”及“睿控技术平台”等项目开发,并对此进行表彰奖励,有力推动中国客车从燃油时代向新能源时代过渡,为后续技术突破奠定坚实基础。

2014-2018年,行业进入纯电动技术突破与高端化发展期。宇通重点表彰“E7、E8纯电动产品开发”“T7系列产品开发”等项目,累计奖励金额达3000多万元。这些技术的重点研发,不仅使纯电动客车的续航里程大幅提升,更让以宇通 T7等为代表的高端产品崭露头角。

2019-2023年,智能网联技术加速渗透。宇通重点推进电池故障预警系统开发、自动驾驶巴士小宇 2.0问世、卡塔尔世界杯新能源产品开发推广、二代电动底盘关键技术研发等关键项目,并以此作为该阶段重点奖励方向。这些成果不仅引领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更精准对接“双碳”目标下的全球化战略需求。

进入2024年的数字化转型期,宇通新增数字化转型项目奖励,同时重点支持“海外高端特大型纯电产品开发”“国内公交短后悬产品开发”等项目。这一布局在深化“电动化、智能网联化、高端化、国际化”的同时,也精准迎合了国内“大转小、适老化”的市场发展趋势。

从试验室到商业场景的价值闭环

宇通技术奖励机制的核心逻辑,在于构建“技术突破-产品落地-价值创造”的完整闭环。2013 年推出的睿控技术便是典型例证,在当时的情况下,搭载该系统的车辆较传统能源车可节省燃料30%以上,PM排放值降低90%以上,既助力用户降低运营成本,又推动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进步。

2015年,《中国制造2025》发布,为制造业高端化、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同年问世的宇通T7高端商务车,填补了自主品牌高端公商务客车的空白,打破了市场长期被合资品牌垄断的格局。

在重大场景应用中,宇通科技价值持续释放。为保障上海进博会打造的宇通高端智能网联公交车,以智慧科技实现乘客、司机、公交公司三方共赢,成为城市智慧公交建设的标杆。卡塔尔世界杯期间,888辆纯电动客车服务这一大型国际盛会,助力卡塔尔成为中东地区首个实现客车大规模电动化的国家。

技术迭代方面,宇通“二代电动底盘关键技术研发及推广”项目直接催生了睿控E平台落地应用。搭载该平台的新能源客车,续驶里程可提升10%,运营成本降低20%,出勤率高达99%,最高可满足150万公里稳定运行。

聚焦市场趋势,“国内公交短后悬产品开发”项目精准把握“大转小”“适老化”需求,实现低地板面积加大8.5%-21%,引领行业产品升级,创造出更符合城市出行需求的公交产品新形态。

这些案例证明,真正的创新并非技术堆砌,而是以客户价值为导向,通过场景化应用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重奖科技折射出的“制造强国”密码

从早期的100多万元到1696.8万元,宇通的奖励曲线,丈量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高度,更是中国制造业从技术追赶到标准输出的进化尺度。

多年坚持重奖科技,其本质是对“技术自主权”的争夺。从混动时代的破冰者,到纯电时代的定义者,再到智能时代的引领者,宇通始终以客户价值为锚点,构建“电动化、智能网联化、高端化、国际化”转型的创新哲学。

今年,宇通将1696.8万元奖金投向数智化应用、海外高端产品及国内短后悬产品开发,这恰是中国制造从“规模领先”转向“价值引领”的隐喻。以“海外高端特大型纯电产品开发”项目为例,该项目紧跟市场高端化发展趋势,在全球率先推出特大型三轴纯电公路客车T14E/T15E,以一系列创新设计和技术应用,重新定义高端客车的产品形态。在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转型关键期,这种以行业引领为目标的创新模式,无疑为破解“卡脖子”困境提供了实体经济的实践范本。

锚定国家导向与行业前沿,宇通以重奖科技为纽带,将客户需求洞察转化为技术突破的动力。一批批引领潮流的技术成果,不仅筑牢了自身的技术根基,更通过产品价值转化持续赋能客户发展、带动行业升级,成为中国制造向价值高地攀登的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