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车的召回,有车主会对这个品牌的质量产生动摇,但更多的车主会觉得这个品牌还算负责任。可是,让我们看看如果轮胎出了问题后,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将会有什么样的遭遇:汽车经销商会将责任推到厂家身上,厂家却会告诉事不关己,让你找轮胎生产商解决。当你找到轮胎生产厂家,对方出具的质量检测报告往往会告诉你,是你自己驾驶习惯不好,并非质量缺陷。要么,你只能自己掏腰包找第三方质量鉴定机构。从轮胎销售时,质保、理赔的不同标准,到质量鉴定时商家既做“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些轮胎行业存在的乱象,让车主们维权无门。
销售环节废旧轮胎、积压胎摇身变新胎
相信车主们都听说过“翻新胎”一词。但与国外众多轮胎企业使用的正规翻新胎不同,国内一些小作坊出品的翻新胎,堪称夺命胎。这些地下工场,通常以10-20元价格回收废旧汽车轮胎,重新刻上花纹“翻新”后,随即变成价值数百元的崭新名牌轮胎。经过这些无证、无生产设备,更无安全检测设备的加工点翻新过的轮胎,随时存在爆胎危险。
与此同时,市场上还存在一种通过“倒货”现象。这些轮胎虽然是正厂或经授权加工厂生产出来的,质量本身没有问题,但可能因出厂时间较长而引起橡胶老化等问题,其使用寿命大打折扣。一般消费者并不懂得从轮胎表面的日期上分辩是否积压胎,而个别不法经销商,更在轮胎上的D O T代码做了手脚,积压胎就摇身一成了新胎。
此外,个别国内经销商,还通过“提高”速度级别,低档胎配高档车。他们先通过低价买入H级、T级(最高时速190公里)甚至更低级别的轮胎,再使用专业模具,将轮胎D O T代码中所标注的速度级别“提高”,然后出售给车主。一旦上了高速公路,超过轮胎可承受的最高时速,就容易发生裂口或爆胎。